9月1日正值开学,和以往不同,“档案里的伟大抗战精神”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在省档案馆开启,来自浙江大学、西湖高级中学、紫金港中学、政苑小学的学生代表在档案馆里,共同上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9月1日,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出现了几位特殊的嘉宾——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徐利华、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防控治理中心副主任翟飞锋、北山派出所副所长蒋瑶。他们的出现,是为了表彰一位就读高三电子专业的同学——满建江。
“这只清朝时期的空竹,转动时能发出‘嗡嗡’的声响,是我们特意收集来的!”今天(8月31日)上午,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江河汇校区的报告厅里,506班学生兰心蕙站在自己主理筹建的空竹博物馆内,用中英双语向同学们介绍展品。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杭州公交的“求知专线”也再次整装出发。“求知专线”是通过“集体接送”方式,实现中小学、幼儿园与居民区点对点接驳,解决孩子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难题。截至目前,杭州公交已开通“求知专线”697条,日均运送乘客6.14万人次。
8月31日,我省各地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为回归校园的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大门。
日前,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古南社区公园内活力与温情交织,这背后是党建力量的精准引领。西湖区古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联合古南社区,以“党建+基层治理”为抓手,将青少年体育活动与文明养犬宣传有机融合,在夏日骄阳下为居民打造兼具活力与温度的社区服务场景,让党建惠民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近日,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来到温州市永嘉县,参加“忆烽火·传薪火”浙江抗战英烈故事巡回宣讲活动,为永嘉军人子女夏令营学员带去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思政课,引导他们从烽火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2023年7月,“护佑童馨·邻安项目”在浙江省、市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浙大儿院携手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共同开始了项目的推进与落地,最终确定钱潮建业社区作为样本社区进行试点推广,先后上线了两套住房,共有7个房间。两年来,项目服务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287户异地就医大病患儿家庭,为600人次提供了2794个安睡的夜晚。
近日,'故事妈妈'沈庆喜获双荣誉:其创办的洛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获评'宁波市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家庭更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这背后是她十年坚守的'小板凳故事会'——从高架桥下的感动出发,至今已举办超4000场故事会,并将图书与教案推广至全国。
近日,在杭州地铁三号线华鹤街站的“彩虹纳凉区”,志愿者“绘本姐姐”黄思思为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的温馨场景,成为夏日一景。自2022年起,丁兰街道华鹤社区便开始组织志愿者在此维持秩序。随着“绘本姐姐”模式大受欢迎,社区今年进一步扩大了志愿队伍,组建起一支超过160人、由居民骨干、党员、楼道长及学生组成的团队,为纳凉点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日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外语部25名青少年带着对狮城非遗的向往,开启五天四晚的新加坡研学之旅。
为提升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培养“知危险、会避险”的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近日,义乌市佛堂镇组织交警在佛堂老街开展了一场趣味十足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一群小朋友们穿上迷你交警制服,化身“小交警”,向老街的商家及游客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用童趣方式传递安全理念。
8月23日,庆元县首部以香菇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原创儿童剧《春雷声声少年生》在杭州浙话艺术剧院隆重上演,作为第一届浙江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的闭幕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8月20日,2025年“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在宁波集中展演。来自全国16支优秀少儿合唱团代表相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浙江有6支合唱团代表现场展演。
8月19日,在宁波慈溪市民族团结连环画《石榴飘香籽籽红》暨民族团结工作资源地图发布仪式现场,连环画主人公之一——苗族汉子向玲手持赠书,兴奋地表达自己的喜悦。
今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同比增长19%。行走的课堂,为何受到青睐?研学游产业,该如何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莲都区连续9年推进“暑期未成年人进社区”活动,持续打造“‘莲’动未来”品牌,进一步丰富“春泥计划”的开展形式和内涵。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8月11日,青少年“两山文学”读书教育主场活动在湖州举行。
近年来,浙江多地鼓励并支持发展群众合唱团,不少文化场馆盘活空间、演艺、人才资源,向广大市民提供艺术普及培训或体验项目。非科班出身的市民们因热爱歌唱而相聚,“下了班,排练去”成为不少人的日常。
这个夏天,为解决孩子暑期“看护难”等问题,浙江多地的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汇集各方资源,化身“暑期大本营”,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公益暑托班和成长营。
足球“金字塔”的塔基,决定着发展上限。浙江将青训视为核心引擎,推动足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