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馆,上开学第一课:大中小学生共学“档案里的伟大抗战精神”
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同上主题档案思政课。省档案馆供图
“大哥哥,大姐姐,课本中说1942年是中国抗战特别艰难的时期,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愿意冒险救助美国飞行员?”
“救助飞行员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责任。中国百姓哪怕吃树皮野菜,也把飞行员藏在家中;用轿子抬,也要帮助伤员翻山越岭转移。这种牺牲精神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不仅是抵抗者,更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力量!”
9月1日正值开学,和以往不同,“档案里的伟大抗战精神”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在省档案馆开启,来自浙江大学、西湖高级中学、紫金港中学、政苑小学的学生代表在档案馆里,共同上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在档案馆讲解员引导下,学生们一起参观“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浙江档案展”,沉浸式感受浙江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省档案馆供图
活动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开,将档案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档案馆讲解员引导下,同学们参观“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浙江档案展”,沉浸式感受浙江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随后,30名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同上主题档案思政课。课堂现场,不同年级学生代表以小组形式,聚焦茅以升炸毁钱塘江大桥、“大鱼山岛海战”、浙江军民救助“杜立特行动”飞行员、浙大西迁等浙江抗战中的重大事件和战役进行分享交流,伟大抗战精神在跨学段传承中落地生根。学生们表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此次活动是省档案馆深化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合作的创新实践,旨在让档案更好赋能思政教育,让“开学第一课”更有意义、更有意思也更有力量。
以省档案馆为引领,这两天,全省近百家档案馆陆续开启“档案馆里的开学第一课”,通过穿越时空的红色故事会、老青少共话抗战精神等,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