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探索“文化润治”新路径
“文化是我们越城最宝贵的财富。越城是浙江绍兴古城所在地,文明史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谈及城市文明史,越城群众无不自信满满。从阳明故里到三味书屋,从悠悠运河到黄酒小镇,稽山鉴水间一片欣欣向荣,城市处处彰显文化力量。
越城汇聚了大禹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黄酒文化、运河文化、古城文化、越医文化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越城较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群众,保护好与发展好文化古迹,大力实施“文治越城”新路径,以文化铸魂赋能社会治理,实现“口袋”与“脑袋”双丰收,为新时代县域治理探索了新路。
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越城,“蹲点调研”是青年宣讲员的必修课。青年宣讲员王苗芬为讲好共同富裕故事,连续两周蹲点富盛镇御茶村,深入了解茶农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社抱团”的转变。她的宣讲《三代守青山》以真实细节和具体数据打动听众,成为基层宣讲的“爆款”,荣获浙江省社科联宣讲大赛最佳风采奖。越城区社科联副主席王小梅介绍,区里建立“理论宣讲+基层实践”培养机制,组织青年宣讲员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现场、社区治理前沿,通过“跟着网格员走街串巷”“随新农人下地干活”“同企业员工轮岗实习”等方式积累一手素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越城区与绍兴市高校思政课联盟合作,组建“灵五七五”开放麦宣讲队、“00后浪”星火播种队、“运河越音”青年宣讲队等。“90后”宣讲员章浩表示:“通过宣讲,我从党的创新理论的‘小粉丝’变成了‘小讲师’。只有自己有信仰,才能讲清信仰。”目前,越城区拥有青年宣讲员2000余名,每年开展宣讲超万场,线上线下受众超百万人次。宣讲内容紧扣“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文化自信等主题,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让理论从“文件”走进“生活”,从“会场”走进“心里”。
“文化征集令”选出越城精神
2024年7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稽中遗址考古成果,确认绍兴古城内存在战国时期越国的大型建筑基址,填补了古城无越国时期建筑遗存的空白,为探寻越国都城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发现进一步揭开东方古城的文明密码。“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的故事激励后人。越城作为越文化发源地,历史人文积淀深厚,融入城市记忆,赢得群众认同。绍兴市委常委、越城区委书记徐军介绍,新时代以来,越城区镇街增至17个,面积达53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13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项目投资、税收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多项指标位居浙江省前列。2023年,越城召开文化工作会议,面向海内外发出“文化征集令”,通过内部选树、社会征集、专家研讨等方式,从1118条表述中遴选“剑胆书心,越古超今”作为新时代越城精神。这一精神蕴含大禹治水的勇气、卧薪尝胆的韧劲、知行合一的思想,赓续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执政为民的初心。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野等认为,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将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前进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才能保护住文明的根脉,汇聚起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认同和价值追求,构筑起更加丰饶的精神世界。
“五邻社”化解身边小矛盾
越城区鉴湖街道居民朱老伯因车祸腿疾,仍坚持养殖家禽、捕售黄鳝。“五邻社”益起来爱心基金的社工自掏腰包购买其农产品,并帮其开拓销路。如今,朱老伯的农产品被爱心人士预订,生活得到保障。该基金自2021年2月成立以来,已募集资金36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体超1万人次。越城区民政局局长杨卫江介绍,“五邻社”取自《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旨在弘扬“远亲不如近邻”传统,倡导邻里互助,协商化解矛盾。越城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在全区城市社区组建“五邻社”,补齐基层治理短板。目前,2356家单位与社区及“五邻社”签订共建协议,1824支社会组织、3.2万名志愿者积极调解矛盾纠纷。文化在越城社会治理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剑荣、区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胡彬表示,他们将文化纳入政法、信访、社会治理领域,推动文化与社会治理资源、阵地等共用、共融、共提升,通过文化浸润、教化、引领营造有温度、有情感的社会氛围。“通过大抓基层夯实基础、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文化全面融入化解矛盾之中。”越城区信访局副局长鲁筝介绍,越城现已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区,连续荣膺浙江省平安县(市、区)。
文旅融合实现“双丰收”
漫步仓桥直街,老台门风韵引人驻足。自2001年起,绍兴实施历史街区保护,仓桥直街保留840余户老居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返乡创业者吴徽在仓桥直街2号将黄酒与茶叶结合,推出黄酒奶茶、黄酒咖啡等创新产品,打造鲁迅等名人IP文创,带来可观流量。进入新时代以来,越城保护传承好千年越地的文明标识,守牢城市文化魂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迭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打开了传统文化到现代生活的连接通道。越城区文广旅游局副局长金涛说,近年来越城推进古城更新复兴,建设越子城、八字桥、阳明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等“一城一桥三故里”文化IP项目,打造了一批古今辉映的经典片区,培育了文化旅游、数字出版、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文化会展等衍生项目,拓展文博研学市场,鼓励全年龄段人群参与研学活动。目前,仅黄酒等“非遗工坊”产值就超过7亿元。2025年“五一”假期,越城区全域旅游人数106.3万人次,同比增长26.25%,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1.27亿元。越城依托名人资源与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产业,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超90家。鲁迅、王阳明等名人IP衍生文创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干部表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打造城市品牌,既提升经济活力,又丰富精神世界,是越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