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文明乡风示范带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5-07-11 11:18:53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项锐

曾经关系紧张的两个村,放下芥蒂,携手发展;一道传统美食,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近年来,温州市平阳县大力推进文明乡风示范带建设,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大家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这项率全省之先的探索引发关注,不少省内外城市纷纷来平阳考察。今年,“建设一批文明乡风示范带”写入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要点。

文明乡风建设蔚然成风

夜幕四合,平阳县凤卧镇4个村的村干部们围聚一起,召开移风易俗道德评议会。会上,各村推选出一批在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人物。

作为“红都绿野”文明乡风示范带成员,4个村聚焦道德建设共建共育,定期组织活动议陋习、树新风,社会风气不断净化。目前,4个村均实现红白喜事备案制,节俭办宴比例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近年来,平阳深挖乡村特色文化内涵,将区域相近、民风相通、文化相融的村居串珠成链、连点成面,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浙礼塘河”文明乡风示范带,鸣山村、上林垟村等6个村,深入挖掘浙南孝悌等文化,有的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心村”“全国文明村”。在“文明旅游”文明乡风示范带,水口村、龙华村因水源地问题关系一度紧张,如今携手申报共富项目,实现抱团发展。

点上出精品 文明乡风富村民

文明乡风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如今在平阳有了具象化表达。

始建于东晋年间的鸣山村,在文明乡风示范带创建中,按照“一村一特色”要求,深挖当地传统文化,走出一条“古村+非遗”“文化+旅游”的全新发展模式。

鸣山陶院、温州蛋画、黄隆泰、平阳剪纸、鸣山光饼、平阳黄汤等30余家特色产业入驻,非遗夜市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均游客量达2万余人;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客流量更是超过20万人次。

作为平阳黄汤发源地,“诗意朝阳”文明乡风示范带上的新联村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有礼茶园”,举办“黄汤诗词大会”“黄汤茶旅文化节”等,在馥郁茶香中潜移默化地弘扬文明乡风,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以上。

一大批平阳行政村以文明乡风示范带创建为载体,带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条景美民富、文明和谐的振兴之路。

带上有特色 共绘“千万工程”新篇

“一村美”不是美,“一带美”才是文明乡风示范带创建目的所在。

临近中午,平阳县怀溪镇垟底村何必浪柴火番鸭店,一群游客正对着一道当地传统美食怀溪番鸭大快朵颐。

制定怀溪番鸭质量标准,统一注册“怀溪番鸭”商标。作为“产业兴旺”文明乡风示范带上的成员,当地的垟底村、金源村等5个村握指成拳,每年销售番鸭15万只,营业额超2000万元,带动500多名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所在地,红色是凤卧镇最鲜明的底色。凤卧镇推动凤林村、马头岗村、吴潭桥村、凤东村连片发展,马头岗纪念碑、省一大会址、凤林园民宿、凤卧溪碇步桥、浙江红村研学营地等红色打卡点串联起了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浙南红色旅游接待中心、凤东“柚香居”民宿等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点上出精品,带上有特色,平阳通过一条条文明乡风示范带,写下了“千万工程”生动的注脚。

(2025年07月11日,《浙江日报》00009版:观点)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