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风文明 > 移风易俗

对高额彩礼说“不”
台州年轻人重塑婚姻观

发布时间: 2025-04-18 18:30:03 来源: 台州日报 作者 台传媒记者 张梦祥

阿枫和妻子都是黄岩人,结婚时零彩礼,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幸福指数。5年过去了,两人育有两个女儿,依然甜蜜。

“我们是自由恋爱,妻子体谅我,提出了不用彩礼。”阿枫说,家中父母能力有限,他和妻子共同努力买了房子,妻子不愿因彩礼让家人为难,主动提出了不收彩礼。

彩礼,古已有之,属中国传统婚俗“六礼”之一。然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有些人不仅将彩礼当成婚姻的“准入门槛”,还当成了获利手段。近年来,台州大力推行移风易俗,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塑婚姻观念。

因彩礼矛盾致离婚

小武怎么也想不明白,恋爱前说好的“零彩礼”,到了订婚前一天彩礼就变成了88万元。

小武是天台人,家中独子,家境不错。未婚妻笑笑是他的同班同学,原以为是情意相投又知根知底,两人很快就商量起订婚事宜。未曾想,一切都备好了,订婚前一天,女方却临时变卦,要求彩礼88万元,且全部留在娘家。

“家里就我一个小孩,父母老了财产也不会给外人。如果女方父母拿走部分彩礼我也可以理解,但要拿这么多补贴她娘家,实在有点伤不起。”小武称,此前购买“五金”及见面礼已经花了10来万元,考虑到过段时间还要办婚宴以及小家未来的生活,他与家人商议后,决定订婚当天带去现金12.8万元。

虽然女方家最后没有收下这笔钱,但此事却像根刺一样扎在了双方心中。去年,双方矛盾激化,最终草草离婚。

小武说,有些人担心不收彩礼,男方家会看轻女方,想借彩礼为女方争取一个保障,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此高的金额,更多的是与所谓的“面子”相关。“还是会有人觉得彩礼拿少了,其他人会笑话,感觉没有面子。”

“零彩礼”“低彩礼”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同

10年前,关关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经过多年努力,共同在椒江买了一套婚房。解决房子顾虑后,小两口终于决定结婚。

考虑到女婿是湖北人,为爱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台州,安家不易。当女婿提出彩礼问题时,关关父母决定为小两口减负,不收彩礼。“当时买完房子,我们手头上确实也没什么钱。”关关说,父母清楚他俩手头紧,为了女儿小家庭的幸福未来,免了彩礼,只希望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

不谈彩礼,只谈幸福。台州市文明办曾发出倡议:量力而行,向高价彩礼说“不”。呼吁每个家庭和青年男女都应尊重客观实际,根据自身家庭的情况量力而行,将人品、感情作为择偶的首要条件,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台州市椒江区、路桥区、黄岩区、温岭市等地也陆续出台文件,严控婚丧喜庆事宜操办规模,倡导订婚彩礼不超过10万元。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零彩礼”“低彩礼”倡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自主创业的阿辉是天台人,今年30岁。两年前,阿辉通过相亲认识了妻子。去年,双方订婚前便约定好了不办婚礼,直接领证。在他看来,如今家乡的年轻一代基本不太在乎彩礼,更看重男女双方是否真心。

“理解是相互的,订婚时我们将原先计划用于办婚礼的钱都给了她,由她自己处置,她带了一套房当作嫁妆。”阿辉直言,他朋友圈中,不大有人讲究彩礼或嫁妆,高彩礼往往意味着带回的嫁妆更多,都是父母对小辈的心意和祝福。

阿辉认为,彩礼可以有,数额一般都是图个吉利,表示对女方的尊重,但不应该是高价。他和妻子都认为过日子需要双方的感情作为基础,需要包容心和责任心,而不是靠彩礼稳固地位。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2025年04月17日,《台州日报》第03版:民生)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