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时评 > 热点新闻

整治农村这一问题,中央反复强调

发布时间: 2025-09-08 15:52:14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记者 王璐怡

(原标题:政已阅丨整治农村这一问题,中央反复强调)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又有新动作。

中央农办日前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聚焦重点任务和重点地区,推动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整治落地见效,坚决打好农村高额彩礼整治攻坚战、持久战。

这不是中央第一次关注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从2019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先后6次点名农村彩礼问题,不断传递出治理高额彩礼的强烈信号。

综合整治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为何党中央关注、老百姓关心?

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彩礼标准一路攀高。今年全国两会,农业农村部部长就在“部长通道”上提到,现在农村高额彩礼“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礼金“还不起”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

高额彩礼还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它不仅让恋爱婚姻变质,成了许多农村青年的“不可承受之重”,压得很多农村家庭喘不过气来。更为严重的是,高额彩礼还造成一些农村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甚至引发家庭悲剧、暴力冲突等。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公开涉及彩礼的刑事案由案件达97起,实际民事纠纷数量更是远超刑事立案数。

婚丧嫁娶本属于老百姓私生活范畴,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陋习,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秩序,侵蚀着乡村文明的根基。整治高额彩礼问题本质上是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此次中央农办召开的会议,将整治高额彩礼问题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建立既治标更治本的长效机制。

推动婚俗改革,就是一种探索。民政部先后推出两批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我省三门县是其中之一。

从治理婚宴大操大办着手,三门县在提倡婚俗新风上做了许多努力。三门推出文化礼堂婚宴场地,村民们仅需提前联系农村家宴厨师团队,按照600多元或800多元一桌的婚宴套餐标准来配菜、采购即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婚礼负担和攀比风气。服务推出以来,全县农村婚事费用整体下降10%以上。

三门还从婚姻登记环节着手,在氛围营造和文化浸润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变婚俗观念。当地婚姻登记处除开设办事窗口,还设有婚姻服务教育厅、婚姻礼仪厅、婚俗文化厅,将传统婚礼元素,如花轿、婚房、婚嫁习俗等融合其中。三门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三门婚姻登记服务的创新,是为让传统的“轻登记、重婚宴”理念逐步向“重登记、轻婚宴”转变。

专家指出,婚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根本的是推动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在政府引导层面,则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此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且要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比如将移风易俗、婚事简办新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

在浙江,全省已连续推出两批共37个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试点,各地也结合各自特色推动移风易俗。如德清将婚丧陋俗、高价彩礼的治理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诸暨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将婚俗改革成效纳入文明村镇评选指标等。浙江正大力开展“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从具体的小事与细节入手,以礼化俗。

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过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社会课题,也需要社会各界参与。针对高额彩礼问题,既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