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熟悉的陌生人”,邻里节让文明实践融入“烟火气”
秋意渐浓,灯火可亲。9月26日傍晚,余杭区五常街道海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非遗漆扇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中秋花灯下老人笑着猜谜,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体验手工布艺……一场名为“邻聚海SHU 共FU双节”的贺国庆迎中秋邻里节,正在这个被居民称为“温暖港湾”的社区温情上演。
“希望通过这样‘家门口的盛会’,让老邻居重温旧时光,新朋友结下新情谊。”五常街道党工委书记陶奇在晚会致辞中说道。他指出,海曙社区不仅拥有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和创新产业氛围,更通过“党建+邻里”模式,打造出一个科技与温度共生的文化家园。
活动现场,“共富币”成为连接邻里之间的暖心纽带。居民通过打卡集章兑换“共富币”,在25个特色摊位上享受购物优惠与服务体验。从非遗漆扇到趣味灯谜,从手工布艺到中秋花灯,市集不仅传递着手作温度,更传递着社区治理的细腻用心。
“以前下班回家门一关,邻居见面都不一定认识。你看现在,大家一起猜灯谜、看表演,有说有笑,这才叫‘远亲不如近邻’啊!”一位正忙着用手机记录节目的居民说道。
整场晚会犹如一幅社区共融的生动画卷:汉服舞《又见江南雨》翩跹登场,圆扇走秀《杏花落》尽显江南韵味,红色演讲《战火中的钱塘江大桥》引人深思,男声合唱《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则唱出了邻里之间的简单快乐。这些由居民自编自演的节目,不断引发全场掌声与共鸣。
晚会特别设置的四轮表彰环节,将掌声送给优秀党员、企业合伙人、新就业群体、楼道长、文艺骨干等为社区默默奉献的代表。“我们致敬每一份平凡中的坚守,正是这些力量共同托举起海曙的温暖底色。”社区书记褚晓凯说。
作为五常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海曙社区持续擦亮“众川赴海 曙光十色”党建品牌,不断拓展“曙光同行”“曙光同乐”等服务内涵,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从“书画南滕”到“文化侠客”小程序,从“十五分钟文化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五常街道正系统构建起一个触手可及、参与便捷的文明实践网络,让文化赋能治理、邻里互融共生成为现实。
在余杭青年夜校与海曙社区共同唱响《弯弯的月亮》的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但邻里之间的温暖互动、社区共建的生动故事,仍在这个秋夜延续。正如一位居民所说:“在这不仅住了下来,更真正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