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动态 > 宁波

文化演出+文明市集+沉浸式体验,“在党章守护地过中秋”成了新民俗

发布时间: 2025-09-29 11:15:39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通讯员 王池颖 苏辉 王芳 记者 周松华

“我在党章守护地过中秋”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9月27日晚,“月亮圆了就见面——我在党章守护地过中秋”活动在北仑张人亚党章学堂如约而至,霞浦街道用“非遗+戏剧+民俗”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方式守护万家团圆的灯火。

“看,是孙大圣!”循着孩子的手指望去,皮影角色在银幕后灵动的翻飞,一举一动惟妙惟肖。伴随着经典旋律,台上《龟与鹤》《花果山闹龙宫》《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等经典故事透过薄薄的银幕点亮了孩子的心灯。台下,孩子们模仿着操控在皮影工坊现场制作的皮影,感受那份来自指尖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当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许杉杉一开嗓,一句“官人好比天上月,为妻可比月边星”的婉转唱腔,又立刻引发了在场老一辈的深深共鸣,不少人跟着轻声哼唱起来。霞南村文化特派员赵丹在现场感慨道:“我们注重培育民间艺术团,就是希望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转变,让高雅艺术真正在基层生根发芽。”

这一刻,皮影戏的光影艺术与越剧的婉转音韵相融合,以现代美学重构传统意象,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每个人都是这场团圆故事的共同书写者。

另一侧的互动体验,则瞬间点燃了各个年龄层的游戏热情。“投壶”区箭矢入壶的清脆声响,伴随着阵阵欢呼;“踢毽子”的色彩上下翻飞,“踩高跷”的孩子们走得小心翼翼又兴奋不已。

孩子们参与互动游戏。通讯员供图

“这个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现在跳不动咯。”“跳房子”的方格前,张阿伯边看着孙子踮脚跳跃边笑着说道。

“投壶”“踢毽子”“踩高跷”等非遗游戏,让亲子家庭在互动中重拾儿时乐趣。居民手持“东南西北”折纸打卡单,集章兑换礼物,也唤醒了跨越代际的温暖记忆。传统游戏不仅是童趣的回归,更成为连接初心与传承的情感纽带,让团圆之夜因文化传承而更具深意。

300份来自香港的礼物“飞”进霞浦,让这团圆之夜更添惊喜。这批礼物由港胞戴婉琴女士精心挑选,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启迪智慧。戴女士虽未能亲临现场,却通过“星月宝盒”将思念化作对家乡儿童的祝福。她委托儿童友好馆工作人员转述:“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快乐成长。”

霞浦街道举办“有礼市集”。通讯员供图

霞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以活动为契机打造了“有礼市集”,文明知识问答、文明观演打卡、文明积分兑换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我用2个空矿泉水瓶换了1个文明积分,还答了知识题。”市民李女士举着刚兑换的小礼品,难掩兴奋之情。

在演出现场,“文化+文明”的氛围更显浓厚。台上,接地气的节目传递着文明新风。台下,不少观众主动化身为“临时志愿者”,手拿“演出需要欢笑 观演需要文明”“中秋月圆之夜 文明的你最闪耀”等提示语,开启“文明观演”倡导模式。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居民们用实际行动为演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明底色”。

“百年前,张人亚守护党章,而今,我们守护万家灯火。让‘我在党章守护地过中秋’成为霞浦人的特殊团圆方式,有力传承人亚精神是我们不变的初衷。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打造更多精品沉浸式文化场景,让这片红色热土更有活力更具魅力。”霞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