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大桥镇文明养犬有“妙招” ,共建“毛孩子”的文明家园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给毛孩子办证,还得专门跑一趟。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办理,真是省了大事!”9月24日上午,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来到格兰上郡小区,开展“大桥有礼·安心养犬”“文明养犬宣传+犬证办理咨询”上门服务活动,诚邀群众积极参与,和毛孩子一起共同学习文明养犬知识,杜绝不文明养犬行为,将便捷与专业的公共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饲养犬只作为宠物陪伴。这些“毛孩子”已然成为众多家庭的重要成员,给人们带来陪伴与慰藉。但饲养过程中,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养犬现象也层出不穷,如遛犬不拴绳、犬只随地便溺等,给他人生活与公共环境带来诸多困扰。为了解决居民无序养犬,流浪犬只泛滥,提升犬类服务水平,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逐步开始规范犬类管理。但在工作的推进当中,单纯依靠执法工作人员开展口头劝导饲主、发放宣传手册等文明养犬劝导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佳。执法队认识到犬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单依靠执法队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构建“共治圈”,凝聚“大合力”。因此,探索一条发挥大众力量共同开展文明养犬倡导的路径,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让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养犬工作中来呢?执法队开始规划、打造“大桥有礼·安心养犬”文明实践品牌。
文明养犬工作需要防治并举。“大桥有礼·安心养犬”品牌依托执法队,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举措日常开展预防性工作,从源头减少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发生。比如,执法队摒弃从前单一的传单发放宣传模式,转而定期联合物业在小区空旷处开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条文及文明养犬的具体行为规范和重要性,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电子屏、业主微信群、南湖声音、本地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将宣传摊位摆到“居民家门口”。同时,积极组织文明养犬宣传月、“萌宠,你不知道的那些事”等线下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宠物医师开展公益讲座,让宣传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更有吸引力。同时,执法队也在激发业主“主人翁”意识上下功夫,积极倡导邻里监督与劝导,鼓励业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身边遛狗不牵绳、粪便不清理等常见且轻微的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友善提醒和劝导。同时,做好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多次举行“犬只年审下社区”活动,将犬只登记办证、年度审验、芯片植入、政策法规宣传咨询等业务,直接送到小区门口、送到居民身边,一键式解决宠物犬只年检。2024年9月,执法队队员得知有居民的犬只走失,根据居民提供的线索尽力搜寻,最后成功为失主找回爱犬,事后失主还为两位工作人员献上锦旗。为了满足养犬人士日常溜犬需求,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还打造了一个总占地2000平方、专属于犬类的主题公园,建设文明养犬示范小区,引导居民树立文明养犬意识,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文明养犬新风尚。
除了正向开展“文明养犬”劝导,必要时执法队还需开展反向治理。犬类管理乱象潜藏着深层次的公共安全隐患:比如,未受管控的大型烈性犬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流浪犬只随意排泄,粪便携带病菌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与行人争道、犬类排泄物饲主不及时处理等问题容易激化邻里矛盾。因此,执法队围绕“问题处置、风险消除、秩序规范”,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养犬治理。执法队通过日常巡逻、群众线索举报等方式,及时对流浪犬只、烈性犬、疑似疯犬及未束犬链擅自游荡的宠物犬进行收治,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犬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管理部门和物业公司单打独斗远远不够,执法队充分发挥村社区、居民小区、爱犬人士等资源力量的作用,鼓励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加入到犬类管理队伍中来,让群众知晓、认同并主动深化“大桥有礼·安心养犬”品牌打造,共同为文明养犬出一份力,提升自身生活环境质量,共同维护社区安全,杜绝犬只伤人事件,积极营造“文明养犬、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在后续工作中,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把宣传与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逐步打造文明养犬示范小区,让群众就近享受贴心的养犬服务,使“大桥有礼·安心养犬”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文明实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