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拾荒助学助困,宁波“爱心老人”姜善庭辞世留下人间大爱
(原标题:政策面对面丨破解失能老人异地照护难题——省医保局改革发展处负责人解读《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试行办法》)
宁波“爱心老人”姜善庭。通讯员供图
近日,宁波市海曙区“爱心老人”姜善庭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5岁。这位耄耋老人,近二十年来坚持骑着三轮车拾荒,将变卖废品所得及微薄退休金悉数用于助学助困,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将钱留给需要的人,是父亲一生的执念。他走了,我们会继续完成他的心愿。”8月13日,老人的女儿将海曙区慈善总会的慰问款及家人额外添置的爱心款共计6000元,再次捐至海曙区慈善总会,用于资助困难群众,延续父亲的善行。
姜善庭老人生前居住在海曙区古林镇藕池村。只要身体允许,他每日清晨便骑上三轮车,穿行于大街小巷拾捡废品。尽管早年因车祸导致膝盖留下后遗症,行走百米便需歇息,他依然坚持用积攒的收入和微薄的退休金默默捐资助学助困。
多年来,老人始终低调行善,未曾向人提及。一次偶然,女儿们才得知父亲的善举。随着各级媒体的报道,这位“爱心老人”的事迹才广为人知。众人心疼老人身体,纷纷劝他停捐或少捐,老人却坚定回应:“我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老人的女儿回忆,父亲每月退休金不多,多年来资助了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老人曾从报上得知横溪镇一名学生因贫辍学,深受触动,怀揣4000元现金坐公交专程赶往横溪,将善款交给老师,并购买生活用品送到学生家中。
藕池村前书记李小平与老人熟识。他介绍,老人初中文化,自幼家境贫寒,曾在村小学担任代课教师。目睹众多贫困学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心急如焚。自那时起,一颗行善助困的种子便深植于心。
宁波“爱心老人”姜善庭留下的信件。通讯员供图
2018年,老人将积蓄5万元捐至海曙区慈善总会,在捐赠证书上仅署名“爱心老人”;2019年,他拄着拐杖走进派出所,委托民警代捐1万元。
老人的大爱感动了无数人。他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入选“2018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人物”,被评委会誉为“最美老人”;2019年1月,获第四届海曙区道德模范特别奖;2019年6月,获评第六届“海曙慈善奖”区“慈善之星”;2022年9月,荣膺全国慈善会系统榜样宣传活动“优秀基层慈善人物”。
获助学子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张作雨同学惊闻老人离世噩耗,连夜写下《致姜善庭爷爷家人的一封信》。张同学在校成绩优异,却不幸罹患白血病,自初中起便得到姜爷爷的持续资助。如今已是大学生的他在信中深情写道:“爷爷的资助,改变的不仅是我的学业轨迹,更深刻塑造了我的灵魂。在我最脆弱时,这份大爱让我真切体会到人间温情。它点燃了我战胜病魔、继续求学的希望之火。” 张作雨承诺,“我将加倍努力,勤奋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爷爷传递给我的这份爱与善意,继续播撒给需要帮助的人。”
海曙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老人用三轮车滚动的轨迹,在甬城大地上书写了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