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礼·文明村镇|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华桥村: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漾起水乡文明新韵

发布时间: 2025-08-11 15:45:1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湖州市文明办 作者 浙江文明网 湖州市文明办

编者按

近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杭召开。“文明浙江”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浙江有礼·文明城市”“浙江有礼·文明村镇”“浙江有礼·文明单位”“浙江有礼·文明家庭”“浙江有礼·文明校园”“浙江有礼·道德典型”等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社会文明新高地,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华桥村坐落于杭嘉湖平原,以白桦为桥,伴水波荡漾,在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的土地上,391户人家、1486名常住人口共同描绘文明浸润的乡村画卷。

自成功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以来,华桥村已揽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十余项荣誉。今年,华桥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这颗江南水乡的明珠愈发璀璨。

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之基的“红色引擎”

“党建红”是华桥村文明创建的底色。村里紧扣“党建带动、地方贤达互动、内外联动”思路,以乡情为纽带,聚贤能、汇贤智、引贤资,激活人才“蓄水池”;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五议两公开”制度,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锻造过硬党员队伍;搭建“道德讲堂”,让地方贤达宣讲成为文明教化的流动课堂。

从组织建设到阵地搭建,从制度规范到人才凝聚,文明创建有了坚实的“红色引擎”。

实力提升

共享文明成果的“共富密码”

在华桥村,文明不仅是精神追求,更是发展动能。

产业融合激活经济脉络。当地工业涵盖玻纤、毛纺等四大特色产业,农业以传统种植与特色水产养殖并重,形成“传统+高效”双轮驱动。以鱼米之乡生态为基底,华桥村打造了集民宿、渔米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产村融合综合体——4家特色民宿年引客1.5万人次。“古村康养”业态则瞄准银发经济,完善养老设施,让老人安享晚年,也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

环境升级夯实文明根基。既让游客在此感受“桥连水、水映村” 的江南意境,也让实实在在的乡村文旅增收串起村民的幸福账单,华桥村推进布局优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工程,让河塘水系成为文明风景带。

深化实践

涵养文明新风的“民生画卷”

文明新风,吹进寻常百姓家。华桥村用“选树+实践”勾勒出温暖图景。

榜样力量润民心:“最美人物”“道德红榜”“好邻里” 等选树接连开展,让孝老爱亲、敬业奉献成为村民“追星” 对象;传家训、立家规活动中,老党员晒出“勤俭持家”族谱;地方贤达讲述“耕读传家”故事,文明基因在家风传承中悄然生长。

新时代文明实践先锋队穿梭街巷,“家门口”银发服务品牌为老人送关怀,3000多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楼里,文化活动月月翻新——端午包粽子、中秋猜灯谜、重阳敬老宴,“志愿红”点亮文明底色,让文明从“墙上标语”变成“生活常态”。

沿河而兴,临水而美。当清晨的阳光掠过白华桥,新时代文明实践队正在清理河岸;午后的民宿里,游客听着渔歌品尝农家菜;傍晚的休闲广场上,老人在下棋,孩童在追逐,广场舞的旋律与潺潺流水合奏成文明乐章。

在南浔这片富饶土地上,华桥村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绘就了乐居、乐业、乐游、乐活的新时代文明画卷。这座江南水乡的文明之花,以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为新起点,绽放出更动人的光彩。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