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抗战大事记丨浙江学生声援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北平学生爱国行动的消息传到浙江后,浙江大学学生率先响应。
12月10日晚,浙大学生召开会议,决定通电响应北平爱国学生运动,并联络杭州各校组织共同行动和示威游行,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当场成立。
12月11日一早,浙江大学就派出代表分赴杭州各大中学校联络,当天下午,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的1万多名学生在湖滨体育场集会,通过了反对华北自治、收复失地、释放被捕学生、成立市学联等四项决议,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并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省政府请愿。
12月20日,杭州市学联在浙大学生的建议下,决定组织学生21日赴南京请愿。国民党当局得知消息后,当晚即调派军警包围浙江大学,抓捕了12名学生代表,并命各校戒严。
21日清晨,1000余名浙大学生冲破封锁直奔城站火车站,其他学校学生和许多教师、市民也闻讯增援。国民党当局调集了大批军警在城站四周架起机枪威胁,并勒令沪杭甬铁路停开一切车辆。学生们在铁轨上静坐抗议,在风雪中坚持斗争了10多个小时,要求当局释放被捕学生并公开道歉、承认杭州市学联为合法团体、取消各校封锁、开放新闻自由。当局被迫接受了学生们的全部条件,并答应向南京政府转告对日宣战的要求,学生们遂整队回校。
一二九运动中,杭州学生上街游行
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学生也纷纷声援一二九运动。
12月中旬,金华七中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决定筹建学生救国会,并汇集学生抗日救国言论,出刊10万余字的《金中学生》。
12月23日,宁波中学、高级工业学校、效实中学、商业学校、鄞县女中、甬江女中、浙东中学和正始中学等8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沿途高呼“誓死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12月13日,温州中学学生成立了救国会,17日成立温州学生联合救国会,通过了抗日救国宣言,并派代表向温州专署递交了要求政府立即出兵抗日的请愿书。
12月29日和次年1月5日,温州学生两次举行反日大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在罢课罢考期间深入码头、作坊和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一二九运动在浙江的开展,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政策,有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极大促进了浙江人民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