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聚焦

白天当书记,晚上当教练!嘉善90后让三代人的篮球梦成为现实

发布时间: 2025-07-17 15:02:48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记者 顾雨婷 阮西内 共享联盟·嘉兴 沈家辰 通讯员 陈浩 奚佳瑶 张良娜

7月15日19时,闷热的夏夜,蝉鸣驱不走暑气,嘉善姚庄体育馆内外,却呈现冷热不同的两种景象。

馆外广场上,饭后来散步的群众闲适自在,有的跳广场舞,有的带上音响办起百姓歌会,有在打羽毛球,也有绕着广场慢跑的,正是一派群体文化热闹的景象;馆内球场上,丝丝冷气送来清凉,4500个座位虚席以待着下一场巅峰对决,球场中央,十多个球员刚结束热身,正围着一人站立。

“浙BA”嘉善队主教练陈佳杰在给队员们讲球。记者 阮西内 摄

白体恤、黑长裤,1.98米的大高个,戴一副黑框眼镜,31岁的主教练陈佳杰,在人群中极为显眼。他语气沉着坚定,眼神清澈明亮,在安静的球馆内,声音格外清晰:“我们第一场攻防节奏不对,但上一场,大家都打在了点上,明晚我们又是主场……”

7月12日晚,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简称“浙BA”)嘉兴赛区预选赛揭幕,嘉兴五县两区的八支队伍分为四个赛场同时开战,正式点燃全城百姓的参与热情。大赛启动至今,嘉善队已与兄弟区县打了两场比赛,一负一胜,即将于7月16日晚迎来第三场,这一次可谓关键一战。

第三场比赛前,嘉善队进行最后一次集中训练,没受伤的队员几乎全员到场。在大家灼灼的目光的注视下,陈佳杰再一次和队员们一起加油打气:“嘉善,必胜!”“必胜!”众人覆手呐喊,气势高涨,和声响彻球场。

“浙BA”嘉善队主教练陈佳杰在给队员们讲球。记者 阮西内 摄

训练继续,人群散去。只见陈佳杰的左脚被护具牢牢包裹住,走路也有些缓慢。他却抓起地上的一颗篮球,摆出远投姿势,投球,稳稳命中。 “赛前自己没注意,韧带撕裂加骨折了。”结束了一场短暂的赛前激励谈话,陈佳杰褪去严肃,恢复轻松自若,笑着与我们聊起来,“这次比赛结束就去复查。”

带伤执教上阵带队伍,拖着伤脚在比赛现场长时间站立、奔走,坚持每晚到场指导集训……这些付出在陈佳杰眼中,都不算什么。因为篮球,在他心目中举足轻重。“过去,篮球是我的爱好,现在也成了我的工作。”如今,篮球之于陈佳杰,已成为了一辈子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这要从他的另一重身份说起。说起篮球,绕不开嘉善的一个小村——洪溪村,而如今,陈佳杰正任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党委书记。在洪溪,一个延续了半个多世纪,横跨三代人的篮球故事,从未停止书写。

上世纪60年代初,洪溪村里一群喜爱篮球的小伙子,用水泥、木板、渔网等材料自行做成了简易篮球架,每逢农闲便一起打球,一支从田野乡间走出的草根篮球队,就此诞生。

上世纪60年代,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村民们光脚打球。天凝镇洪溪村供图

1972年,洪溪篮球队5名队员摇着一艘五吨水泥船去上海割草,与上海生产万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厂的厂队打友谊赛。光着脚的洪溪农民球员,竟然一举战胜了穿着漂亮运动服的厂队,成就了一段“五吨胜万吨”的佳话,也打响了洪溪村农民篮球的名气。

这些“爷爷辈”的光辉战绩,变成一个个听不厌的故事,填满了陈佳杰儿时的记忆,也深深影响了他的父辈。陈佳杰的父亲陈荣华年轻时就是洪溪村篮球场上的悍将。“小时候,我爸教我打球,后来我进了村篮球队,我们一起上场打。”在陈佳杰心中,篮球影响着村里一代又一代人,成了全村人都热衷的一项体育运动。在陈佳杰的印象中,只要是洪溪球员参加的篮球赛,不管多远,乡亲们都会组团赶去加油观赛,而让他自豪的是,洪溪篮球队在县市内外,也的确战绩斐然。从县到市,再到省,洪溪村的篮球队拿下大大小小众多奖项荣誉。

“因为热爱,所以发光。”这是陈佳杰的座右铭。从小学进入校队,到初中进入县少体校,再到后来进入省青年队,20多年来,他对篮球从喜欢到热爱,篮球也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年,大学毕业前的陈佳杰回到村里实习,再次感受到篮球给小村带来的巨变。在外求学了几年,偶尔回村打球参加比赛,但每回一次家,陈佳杰都能看到变化。

陈佳杰投篮。记者 阮西内 摄

2012年,能容纳3000多名观众的天凝镇洪溪文化礼堂篮球馆建成启用。村里还建起了篮球公园,摆上了篮球雕塑,一到夜晚,球场上村民们轮流上场打球、练球技。洪溪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篮球村”,村里不断迎来“高光时刻”:获“中国小康村篮球赛发祥地”“中国小康村篮球赛总决赛永久优先承办地”等称号;连续3年举办“全国小康村篮球赛总决赛”;代表嘉善天凝拿下浙江省第二届乡村青年篮球争霸赛冠军,连续3年捧得嘉兴全市篮球联赛总冠军奖杯……

一切变化和成绩,都让陈佳杰更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村里的篮球文化给传承好、发扬好。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洪溪村成为一名村干部,除了做好日常的群众工作,他还从一名篮球体育运动员变成了村里的体育委员。“擦亮洪溪篮球金名片,得深挖体育人才,打造一支出色的洪溪基层体育委员队伍。”去年,陈佳杰走马上任,担任村书记一职,成了村民们口中的“篮球书记”。

训练间隙,陈佳杰回复工作信息。记者 阮西内 摄

如今,只要有空,陈佳杰就会骑着电瓶车,一圈圈在村庄里兜,看哪处的文体设施有破损,看哪里的文体活动最热闹,看村里的文体设施提升项目施工进度如何。眼下,天凝镇的一个洪溪文体活动中心改造提升项目施工正酣,陈佳杰跑工地更勤了。“项目投入了400多万元,升级改造后,亲子娱乐、体育健身、阅读休闲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会比原来扩大1倍。”陈佳杰说,这一项目将为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提供就近健身、锻炼的空间,助力全民健身。

采访中,陈佳杰不断提到一句话,体育运动的魅力不止在于胜负,而是凝聚人心。透过一颗小小的篮球,曾经枯燥的乡野生活,被装点出了色彩。乡土篮球,带着独特的魅力不断滋养丰盈着村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而这一从泥地里破土而出的篮球梦想,也终将在如陈佳杰一般的篮球大众爱好者推动下,被书写到更广阔的田野上。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