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动态左

杭州市拱墅区:以数智笔墨续写“水调歌头”新乐章

发布时间: 2025-07-16 11:24:47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 作者 张灵/文 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脉运河,蜿蜒千载,默然流淌,却能激荡出时代的浪潮。

于杭州市拱墅区而言,数智的“脉动”,是外骨骼机器人、XR技术等创新成果的竞相涌现;文化的“焕彩”,是工业遗存活化与数字赋能下的遗产新生;文旅的“融合”,是运河景区爆款频出与消费场景创新的双向奔赴。

这片运河沃土正以数智为墨,为产业升级、文化传承、文旅繁荣谱写全新篇章。

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航拍。新华网发

千年运河催生产业新生态

太希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亮相广交会,宸境科技XR、VR项目落地,禾迈电力微型逆变器技术领跑全球,电竞产业联合亚电联发布赛事场地标准……杭州市拱墅区辖区企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新华网发

数据显示,近三年拱墅区“1+4”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商贸金融业增加值稳定在千亿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电竞文娱产业、新制造业增加值均突破百亿级;生命健康产业2024年增加值超300亿元,年均增速达7.3%。

杭钢云数据计算中心。新华网发

大运河数智未来城作为杭州大城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锚定“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目标,围绕“1+4”主导产业布局,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及电竞文娱等特色产业,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传媒等10个细分赛道。

2025年一季度,大运河数智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40%,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等5大科创平台注册落地,合律曼数据完成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跨境交易,技术交易金额达1.17亿元,彰显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京杭大运河见证了杭州市拱墅区从“因河而兴”到“因河而盛”的跨越。在科技文明的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为拱墅区注入了澎湃的数智动能。

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新光彩

晨曦初绽,阳光抚过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墅段,粼粼水光中倒映着两岸建筑群的独特风貌——既有高耸入云的旧时烟囱,又有时尚现代的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与之遥相呼应;斑驳沧桑的红砖厂房与充满活力的创意园区并肩而立。城市记忆与时代创新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新华网发

拱墅区是杭州工业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工业遗存多达23处。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大都具有体量高大、结构牢固、空间宽敞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再利用性。拱墅区积极探索工业遗产活化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协同路径,用文化手段让工业遗存焕发新生。

杭州草莓音乐节在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新华网发

以杭钢半山基地转型为标杆,拱墅区针对其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综合施策,成功实施国家级棕地修复试点,治理29宗工业用地、145万立方米污染物,将工业遗存转化为28万平方米绿地公园,并保留另外5.1万平方米工业遗存。此外,拱墅区在杭钢公园引入云计算产业,建设“杭钢云”“浙江云”算力中心,依托改造后的工业空间,举办了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大型活动,单次活动吸引人流超3万人次,带动消费8000万元,新媒体传播量破亿次,形成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序厅内设有8K超高清大屏幕播放宣传影片。新华网发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浪潮中,拱墅区还探索出“科技+文化”的遗产保护新模式。全区文博场馆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文物保护、展陈设计、宣教传播全链条,近百场活动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完成升级改造后,2024年接待量同比激增73%,跃居沿线热门博物馆前列。

运河明珠绽放多元新魅力

据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拱墅区全域游客接待量达4411.9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386.9亿元。大运河景区游客到访量达4057万人次,全网传播量达138.19亿次,全省52个大景区爆款培育综合指数位居第一……

新天地活力Park街区。新华网发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承载地,拱墅区以“文脉筑基、业态焕新、生态护航”为路径,打造城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2024年,全区重大文旅项目投资达83亿元,运河体育公园、运河大剧院等20个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315个项目让武林广场、富义仓等历史街区焕发新生,30处文博场馆构建起“运河南端博物馆群落”,“来杭州,走大运(河)”品牌深入人心。

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拱墅区依托四大商圈,培育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新天地活力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示范平台。新天地街区年接待游客2511万人次,运河三街2024年接待量近2000万人次,武林路“十二巷陌”品牌日均客流突破10万。实景演出《如梦上塘》网络曝光超亿次,带动周边商户月营收增长20万元。

《如梦上塘》实景演出。新华网发

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为文旅融合提供保障。拱墅区成立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统筹资源整合;打造“运河明珠”超级IP矩阵,持续举办新年走大运、大运河庙会等特色活动;组建113人大运河文旅体观察员队伍、44人艺术团等人才梯队,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4411.9万人次,同比增长5.5%;文旅收入达386.9亿元,同比增长4.8%,大运河景区全网传播量达138.19亿次,位居全省大景区爆款培育综合指数首位。

杭州市拱墅区武林商圈夜景。新华网发

从产业升级到文化传承,从生态保护到文旅融合,杭州市拱墅区正以大运河为纽带,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这条流淌千年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孕育着未来无限可能。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