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时评 > 热点新闻

职校变香 道路变宽

发布时间: 2025-07-15 17:33:55 来源: 《浙江日报》(2025年07月15日 00006版:观点) 作者 浙江日报评论员 项向荣

近日浙江省普通高考录取工作启动,诸暨中学的贺显贻高考考了604分,超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却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专业。如今她已经收到被该校录取的喜讯,同时她的选择也引发社会的一场价值辩论。

有人嘀咕:“这么高的分,放着本科不读,去上高职,图啥呀?”她的“反向选择”无疑触动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唯分数论”和“名校情结”的深层神经。

实际上,近年来,高考高分考生,放弃就读本科机会而选择职业院校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同为浙江考生的陈雨萱,高考602分,选择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改革专业设置,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越来越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受到了市场肯定,这也让不少学生和家庭明白,选对路,比选个响亮的学校名字重要得多。这种清醒和务实,比以往只看学校排名的观念,进步多了,体现了报考理念的成熟。

回到贺显贻身上,那她选择武昌职业学院的价值判断又是什么?据了解,604分虽高,但在浙江可能无法考上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而选择定向培养军士院校,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部队,后续还有专升本等提升学历的机会。而且,随着国家对军士队伍建设的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军士的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愈发清晰,这也为贺显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贺显贻更高的价值显然并没有局限在个人发展的小格局上。如新闻报道所说,因为受舅舅的影响,贺显贻从小就对军人这个身份很向往和敬仰。她放弃了众多本科院校的选择,目的只为一个梦想:参军保家卫国,在部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选择充满挑战,在同龄人中有点另类,但却充满荣耀和使命感。

人生的精彩,从来都藏在适合自己的选择里,青年一代应更加注重职业与自身价值观的契合度。贺显贻的个人抉择再一次证明: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遵从内心,焕发属于个体的独特风采。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