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礼·文明校园丨绍兴嵊州市剡山小学:剡溪文脉育文明之花
编者按
近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杭召开。“文明浙江”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浙江有礼·文明城市”“浙江有礼·文明村镇”“浙江有礼·文明单位”“浙江有礼·文明家庭”“浙江有礼·文明校园”“浙江有礼·道德典型”等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社会文明新高地,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
在浙东秀美的剡溪之畔,坐落着一所承载着百年文脉的学府——嵊州市剡山小学。其前身为剡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23年。1900 年,蔡元培应聘担任剡山书院院长,为其拟订了《学约十条》,并提出“益己益世”的校训和“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多年来,剡山小学稳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此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进一步擦亮了学校“剡教育”金名片。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根基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核心引擎,创新打造“剡行”党建品牌,形成“三融三促”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和业务“奋勇争先、蝶变跃升”。打造“剡行”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开展“剡行”主题党日活动、“剡言堂”党课、剡师宣讲、剡娃宣讲等活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2024 年共举办各类宣讲38场次,受益听众近3000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清廉学校示范校、绍兴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绍兴市清廉学校示范校、嵊州市教体系统“五强”党组织、嵊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嵊州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嵊州市五星党组织等。
文化浸润:厚植文明沃土
学校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环境+课程+活动”三维育人体系,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底色。精心打造“剡山五景”文化景观群:“剡史呈华”“剡园聚贤”“剡巷书道”“剡风幽篁”“剡雅棋韵”,以环境建设为载体,承载文明之魂。创新设计“剡启”“剡赏”“剡耀”三大主题空间,展示学生作品、特色书画及成长足迹,校园文化认同度提升至96%。构建“剡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开发《剡娃剡行》行为规范课程和《赏识·启元》《剡之礼》礼仪课程,夯实学生文明素养根基。
通过值周岗位、国旗课程、校园小导游等实践平台,实现100%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年均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2024学年学生获嵊州市一等奖以上荣誉80余人次,形成“人人有舞台,个个能出彩”的育人生态。
名师强教:锻造文明引擎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三级成长体系,为文明校园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深化“13510剡思(师)青年教师成长团队”研修团队建设,开展“锋领剡育”大讲堂,逐步形成剡山教育集团特有的宣讲课程。探索“科研+队伍”模式,形成研究型教师培养路径和发展梯队。
实践育人:绽放文明之花
学校构建“校内+校外”双循环实践体系,让文明素养在知行合一中落地生根。成立“剡行”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通过家校社协同联动,打造“服务+”德育课程。校内推动“剡量”“剡衣”等“剡行”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建设;校外常态化开展山区送教、文明劝导等活动,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形成校内外有机联动的育人链条。截至今年6月,“剡行”累计服务超8000小时。
创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围绕五育并举这一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校风,构建“剡娃之星”评价方案,设置勤、勇、诚、爱4个维度,开发成长手册数字化平台。创新潮玩日激励机制,通过趣味活动奖励向“剡”少年,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
全国文明校园这一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学校过去工作的肯定,也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全体剡山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用心雕琢“剡教育”金名片。让“剡文化”之花盛开在剡溪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