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登+文旅”是一种多赢
据《工人日报》报道,新疆一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进驻草莓音乐节的消息近日引发关注。
自5月10日婚姻登记 “全国通办” 政策施行以来,许多城市推出“旅游登记结婚”新业务,将婚姻登记部门设在历史保护建筑、美丽公园等热门景点,为新人提供浪漫独特的登记体验。此举既打破了户籍限制,又让新人们享受到跨省登记的便利。而“婚登+文旅”特色服务,已然将行政服务升级为文化体验。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改革既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更通过文旅赋能,让婚姻登记成为承载地方文化特色的幸福仪式。
“婚登+文旅”已不是一城一地的做法。据媒体报道,云南省16个州市已设立114个“公园式”婚姻登记点,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婚姻旅居特色品牌,还推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蜜月旅居”等服务。浙江淳安的千岛湖、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湖南长沙的铜官窑、江西吉安的钓源古村等都设有专门的结婚登记处。
“婚登+文旅”是一种多赢。从公众角度来讲,带来的是便利和新奇的体验。毕竟,随着人们对婚礼仪式感的重视,单一的婚姻登记服务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新人对个性化、体验化服务的需求。旅游婚登意味着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更人性化,年轻人借此可以触摸更多文化、旅游元素,留下独特的幸福回忆,对年轻人的婚恋观、生活观也会产生影响。
从地方文旅发展来讲,同样能产生积极效应。能够带来“甜蜜经济”发展机遇,催生出一条覆盖婚庆服务、旅游消费、文化体验的完整产业链,或将激活千亿元级“甜蜜经济”市场,比如提供领证跟拍、文创纪念、婚礼策划等一站式服务,成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婚登+文旅”也是对地方公共服务能力的考验与推动。让“婚登+文旅”真正惠利各方,需婚姻登记机关、景区、度假区的管理者和年轻新人多沟通、互相理解,共同将这项政策落实好。尤其是如何做好包括异地审核相关证件等,需要做好相应服务、推出更加个性化的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