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时评 > 热点新闻

艺术是一座桥

发布时间: 2025-06-16 15:59:11 来源: 《浙江日报》(2025年06月16日00005版:观点) 作者 林玮

杭州平海路和东坡路的交叉口,一块巨大的裸眼3D屏悄然嵌入城市日常。到了晚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它“变身”了——可开合悬浮的LED屏如舞台帷幕般缓缓拉开,音乐骤起,光影流转,演员登场。这不是一场商演,也不是刻意安排的节庆盛事,而是一条名为“西子廊桥”的空中连廊,成了游客打卡杭州的新地标。它不再只是一条步行廊,而成为了一处以科技、艺术与公共生活交织而成的创新舞台。半年多以来,“西子廊桥”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人因一场场“盲盒”音乐会,在西子湖畔留下了特别的记忆,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心得,感慨“杭州还是太超前了”。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多年前,我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见过一座桥。这座桥,一头连接着这所大学的计算机学院,一头连接着艺术学院,桥上满是各种涂鸦。当时的我以为,这座桥是未来艺术的象征:科艺与日常融合。现在想来,我还是太幼稚了。西湖边,一条名为“西子廊桥”的空中连廊,颠覆了我对上个时代的认知——恰如弗里德曼所言:“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这座廊桥与屏幕科技紧紧相连,又把种种艺术形态纳入其中,更用开盲盒的方式“突如其来”地展现于公众眼前。它是传统戏台的当代化,是把艺术请出殿堂、走向日常的真正“星火”,是照亮生活的一道光。这道光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又科技时尚、国风十足。它把单调的日常调配出新的颜色,让人于生活中与艺术不期而遇,也让艺术真正回归到民众稍一抬头即可望见的位置。这样的位置,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一个属于雅俗共赏的时代正在来临的前奏。

西湖边的“西子廊桥”是一个缩影,更是一个象征。浙江省自2022年起开展“文艺赋美”行动以来,已经在2025年推出2.0版,全省200处街头演艺,把艺术推向了民间。在这一过程中,文艺下沉与审美提升是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一体两面,我们就是见证者和受益人。艺术是一座桥,它一头连着浩瀚的未知,一头连着烟火的日常。我们都是过桥人。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