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在方岩写下人生最后一封信
刘英(1905年—1942年),江西瑞金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任政治委员会书记兼政治委员,与粟裕率部在浙江南部开辟游击根据地,后建立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同年11月,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1938年5月,任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1939年,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任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等职。1942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5月18日,在永康方岩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们就要为他们工作一天。
——1934年9月14日写在《憎与爱》手稿中
刘英《憎与爱》手稿
这段刘英写在《憎与爱》手稿中的话,至今读来,仍让人心潮澎湃。
1934年夏,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决定突围。为了保证主力安全撤离江西,中革军委决定让红七军团(1934年1月,刘英担任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整编为红十军团,打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实际上就是红军长征先遣队,它的使命是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掩护、策应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战斗,特别是8月的福州战斗,我军损失比较大,又正值盛夏,部队有伤病员七八百人。在行军中,身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英,不仅与政治部的同志们一起沿途张贴布告、传单和刷写标语,还亲自为伤病员抬担架,给伤病员做思想工作。
那一年红十军团三进三出浙江,途经九县,攻克庆元,袭破常山,兵临昌化,威震杭州……国民党出动十倍于红十军团的重兵加以追堵,敌众我寡之下,红十军团行动遭受重创。刘英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赣东北怀玉山区遭敌重兵包围阻击,大部分指战员捐躯沙场,方志敏受伤被俘。2月,身负重伤的刘英奉中共中央指示与粟裕率余部组成挺进师,任师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书记,率部进入浙江南部,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先后领导开辟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刘英曾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闽浙边省军区政治委员,在远离中央、孤悬敌后的险恶环境中,领导闽浙边军民挫败国民党军队多次“清剿”,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婚礼第二天即参加革命
1938年秋天,刘英遇到了自己的挚爱——受组织派遣到省委工作的天台姑娘丁魁梅。
此时,这个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与粟裕一起率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热血青年,已经成为红军将领,并在1938年5月成为浙江临时省委书记,主持浙江省委工作。
“第一次见到刘英,当陪同的同志还来不及说出我是谁时,刘英早已叫出我的名字了,使我感到十分诧异。”丁魁梅的生前回忆录曾有这样的记载。丁魁梅在回忆录中表示,当年刘英细致周详、态度严正而坚决的工作方式,给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1939年10月16日,刘英与丁魁梅在温州举行了简朴而甜蜜的婚礼,结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当天,刘英给丁魁梅的母亲与诸兄寄出了一封信,并在信中承诺:“我俩从此结合,定能本着互尊、互勉、互谅、互助之精神,结成牢不可破的终身伴侣,为抗战建国伟业共同努力!”
短短的信笺,展露了一对革命新人坚贞的爱情和坚定的信仰与革命意志。
婚礼后第二天,刘英就率领参加党的七大的浙江代表团从丽水出发赴东南局集中。
“王老板”领导浙江省工作
为了便于领导浙江省中共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机关从温州秘密迁至丽水。
当时,地下党员都是单线联系。为了掩护身份,刘英化身为富商“王志远”来到丽水,在丽水四牌楼开设“兴华广货号”商店作为联络处。相关资料记载,“王老板”家中自备常用药,免费为群众治病疗伤。村民们平时患病都会找他,连保长的儿子生了毒疮也会找他。
“王老板”刘英白天以做生意为掩护,秘密领导、开展党的工作;夜间则闭门在家细细学习研究上级指示,批阅各地党组织的请示、报告,起草向上级汇报的请示、报告和会议文件,对各地党组织的指示等,并让丁魁梅用尖细的钢笔抄写多份,交由王德珊分送各联络点。
与此同时,“王老板”经常借做生意之名,辗转在浙江省委各个地下交通点,领导全省工作。
奔波中,刘英通过纸墨倾诉革命理想与信念,表达思念之情。在那个提着脑袋干革命的日子里,刘英夫妇之间的书信往来很多时候只是片言只语,如“站稳自己的立场,把握住事物的真理,任何麻醉欺骗与利诱,均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斗志和决心”“抛开一切动摇,准备一切牺牲,集中一切力量,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服从于革命与战争。”短短数语,表现了革命伉俪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
刘英在丽水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加强了全省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工作,浙江地区的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全省共恢复和建立了5个特委、55个县委(工委),党员数量从2000多人发展到2万人,并于1939年召开了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形成抗日救亡的高潮。
最后一封信写给狱友
“我的问题与你们不同。各种酷刑我是有份的。若通讯都没有了,或许我已赴九泉,但我时刻这样准备着。”这或许是刘英的最后一封信,这是他被押到方岩后写给狱友的。
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小南门被秘密逮捕。
据史料记载,刘英被捕后,被押到永嘉县警察局。国民党反动当局获知刘英被捕,如获至宝。
2月底,反动派将刘英从温州押解到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所在地永康方岩。为了使刘英屈服,敌人对他连续审讯,施以老虎凳、炭火烤等酷刑,但刘英坚贞不屈。
1942年5月17日,蒋介石电令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从速处决刘英。”
5月18日清晨,刘英和战友张贵卿在方岩一个小山坡上从容就义,时年37岁。
(作者单位: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