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出新火花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以文化铸魂 绘就“江南文明之源”新图景
图片由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提供
图片由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提供
图片由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提供
文化是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的鲜明底色,作为崧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既有跨越六千年的历史文脉,也有蓬勃生长的现代文明。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江南文明之源 创新活力之城”中国式现代化先行镇。目前,全镇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家,3A级景区村庄3个,胥山遗址公园、南河浜遗址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农文旅融合硬件持续升级。
如何激活文化阵地的“造血功能”?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出新火花?今年初以来,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结合文化名人引领、深化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等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文化名人赋能
推动江南文明“破圈出彩”
大桥镇以文化名人为纽带,让沉睡的遗产“活”起来,让乡村的文化基因“潮”起来。
“我着实吓了一跳,没想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嘉兴,原来有这么好的遗传基因。没想到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焦山门村,突然向世界,抛来了一个六千年的媚眼……”4月9日,知名作家、编剧,大桥镇胥山村“文艺村长”黄亚洲邀请汪浙成、孙侃等省内外作家、艺术家来到大桥镇焦山门村,与大桥文化学会成员开展了“江南文明之源”作家对话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当天,黄亚洲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南河浜文化遗址》一文,引发广泛共鸣。大桥镇焦山门村的南河浜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崧泽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焦山门村先后引入何剑伟、黄辉等文化名人工作室,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看这幅图,何剑伟以漫画形式宣传红船精神,抓住了相关特征,极为传神,宣传效果非常好!”当天,黄亚洲在参观何剑伟漫画工作室时,竖起了大拇指。
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省级文化特派员、大桥镇焦山门村“文艺村长”何剑伟是土生土长的大桥人,他不仅在家乡开设公益漫画培训,链接漫画大咖资源,还推进“镇村社企学”五方联动,促进“秀水专修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在南河浜遗址公园文化艺术村挂牌。近日,在何剑伟的牵头组织下,一场主题收藏巡回展先后走进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焦山门村。他和肖像漫画家朱自尊现场为居民创作漫画,搭配“方寸天地·邮记时代”邮票展,以“艺术传情·绘聚民心”志愿服务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既新颖又暖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艺术体验。”一位居民开心地说。
去年,大桥镇胥山村获评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培育出集创作、展览、研学于一体的文化生态,让千年胥山焕发新生。如今,大桥镇以胥山村、焦山门村、江南村、由桥村为样板,不断因地制宜,联合专家、名人资源,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学文化、知文化、触文化,将文化惠民的行动具象化,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基层实践创新
从“服务供给”到“价值共创”
文化惠民,关键在“惠”。大桥镇以村(社区)为舞台,挖掘能人、激活资源,将文化服务转化为居民自我成长的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新范式。
“来,慢慢抬起你的脚,将脚放在你的大腿根部……”4月11日,嘉兴市南湖区广益社区能人杨敬杰正在为辖区居民开展瑜伽培训。这段时间,每周五晚上跟着杨敬杰练瑜伽,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
社区能人曹莉每周三为居民开展陶艺培训,社区能人魏丽娟为宝妈们开展缠花非遗手工课,社区能人赵蕊为青少年开展绘画培训……广益社区通过“幸福三问”工作法,挖掘21名能人组建“广益能人库”,开设13个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服务超1.2万人次。同时,广益社区还打造了宝妈手工坊、鱼丸小子工作室等“广益工艺品”共富工坊,建立了共富工坊运营机制,将技能培训转化为经济收益,带动居民增收。
将社区变为“下班后的第二生活空间”,亚欧社区积极开展青年夜校。近日,嘉兴市南湖区亚欧社区与蔓朵文化携手,在每周一、周二晚上开设帕梅拉健身课、八段锦养生课和美妆技巧课,丰富社区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亚欧社区通过问卷调研和意见征集,精准捕捉青年需求,构建起“学有所乐、学有所得”的社区教育生态。青年夜校通过开放夜间教室、协调专业师资,实质性地拓展了社区服务的时间维度。青年夜校的诞生,是社区治理从“基础服务”向“价值共创”的跃迁,推动社区居民从“物理聚居”迈向“精神共栖”。
“声动由桥”歌唱比赛、“红色电影节”、“三味厨房”……大桥镇以文化品牌活动凝聚人心。3月30日晚,第二届“声动由桥,由你而来”歌唱比赛在大众的期待中如期而至,吸引了众多乡村歌手踊跃报名。大家以音乐为媒,共同演绎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除了动人的歌声,现场还设置了“听旋律猜歌曲”“歌词接龙”等互动环节,让村民在歌声与欢笑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把文化品牌擦得更亮,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大桥镇将着力办好由桥龙虾旅游文化季、胥山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等,持续放大以文兴产、以文促游的品牌效应,探索文化场所社会化、品牌化运营,以文化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书写“江南文明之源”的崭新篇章。
(2025年04月17日,《嘉兴日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