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研学到5分钟童趣生活圈,绍兴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原标题:《从非遗研学到5分钟童趣生活圈。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绍兴日报讯 每周日晚上,在绍兴市滨海新区孙端街道村头村总能听到稚嫩的英语朗读声。“今年我们请了专业的英语老师,为孩子们免费提供英语辅导。”该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去年,村里已经更新了育儿中心等硬件设施,新增了幼儿托管服务。今年村里将持续以幼有善育为目标,为农村儿童托起幸福生活梦。
近年来,绍兴市滨海新区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把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在政策制定、城市规划、服务配套、文化浸润等方面,围绕“名城绍兴 友好童行”这个核心内涵,使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
以“米”为尺,绍兴市滨海新区将充满关爱的细节与富有创意的营建融入每一寸空间,形成儿童友好城市态势。在越英路上,行驶在袍江小学附近的17路公交车处处彰显着“儿童友好”的温馨理念。车厢内部精心布置了正能量宣传标语、色彩鲜明的海报以及卡通风格的乘车知识宣传,童真童趣扑面而来,让孩子们在享受舒适旅程的同时,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绍兴市滨海新区还充分运用名人、书法、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以越地文化浸润童心。如柯灵小学和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引进了10门具有越地风韵的非遗课程,囊括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涉及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五大门类;沥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将莲花落、蚕丝扇、香道等非遗项目引入幼儿园,并开办了10余个非遗社团;孙端街道中心幼儿园基于乡土资源“活教材”,创新打造“园所、村庄处处为学习场”的非遗课堂场景,为孩子们打造“非遗文化感知链”。
同时,绍兴市滨海新区各村持续擦亮文化标识,深化村企合作,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具有“绍兴味”的研学游项目,开展儿童与城市共成长的生动实践。作为绍兴著名师爷骆照的故里,马山街道尚巷村先后修建师爷纪念馆、师爷公园和师爷台门等文化场所,推出“骆大师爷”系列文创产品,充分挖掘“师爷文化”开展内容丰富的研学游项目,如师爷动漫人物体验、小师爷剧本演绎、学习师爷办案精神等,去年共吸引研学游客3000余人次。
接下来,绍兴市滨海新区将加强“儿童视角”城市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普及普惠学前教育,推进学前教育园—村(社)优共体建设等,开展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打造儿童户外活动5分钟生活圈,全面擘画儿童友好幸福蓝图。
(2025年04月15日,《绍兴日报》03版:滨海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