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时评 > 文明评论

“卷尺哥”量出爱与责任

发布时间: 2025-10-23 17:05:49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陈自强

最近,深圳的“卷尺哥”火了。两年来,他带着一把卷尺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专门给公共设施“找茬”并提出建议,“趁这棵树还没有长大,能挪开就最好”;天桥的坡道,测量后发现两边都只有48厘米,他想到许多带娃的父母,“婴儿车能不能通过?”

小小卷尺,更像是为深圳这座巨型城市诊病的“体温计”,“量”出的是市政小事,但又是与无数人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深圳有关部门也可谓“听劝”,树很快挪走,天桥的坡道也由48厘米改为了70厘米,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应、反映有着落。“卷尺哥”与深圳市政,写就了一段市民与市政良性互动的佳话。

“卷尺哥”的故事,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市民与城市的和谐关系:在精神层面融入城市,在助人中重建连接,以一份责任与热情,让彼此可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守护家园,真正以此为家。

“卷尺哥”与许多人一样,也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打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但又有些许的不一样,上班路上、回家途中,面对这座巨型城市出现的小问题,他没有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反而以一种执着却朴实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与责任。这样的“找茬”也是一种宣誓:这是我的城市,我有责任让其变得更为温暖。

人类学学者项飙提出的“附近的消失”概念曾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意指现代社会人们愈发失去对附近社区、日常生活互动等具体生活的感知与参与,转而关注自我与远方抽象事务。对于许多人来说,从乡土的亲缘网络中抽离,置身陌生的城市,“附近”与其说是消失,不如说是尚未重建。

这或许便是“卷尺哥”带给我们的另一重启示,与其坐等附近“消失”,不如行动起来,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重建“附近”;在助人中,让爱意与暖意流动,像爱故土一样去爱我们的城市,用爱与责任,去书写城市化的下半场。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