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解锁“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新玩法
活动入口见习记者沈晏摄
手起刀落,菜已成形。挥勺翻炒,飘香四溢。11月8日,2024年普陀区“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暨“我们的村味”展茅街道专场活动在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文化礼堂精彩上演。来自10个乡镇、街道、区属功能区管委会的厨艺高手同台比拼炉火间的技艺,寻忆舌尖上的乡味,展现普陀乡村美食的多样风味和文化底蕴。
蚂蚁岛虾皮、沈家门带鱼、展茅林地鸡、东极大黄鱼……10个代表队带着各自的“村”味而来,用精湛的刀工、创意的摆盘,将本土食材烹制成一道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菜肴。“今天做的是东极名菜雪菜黄鱼汤,这是游客在东极必吃的一道菜,也是东极喜宴必有的菜。”东极镇代表队的“大厨”吴爱琴是民宿主,厨艺颇受客人好评。蚂蚁岛管委会代表队上了一道冷油虾皮,这道菜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虾皮是我们蚂蚁岛最有名的特产,以往都是干货装袋去展销。这样烧成菜去比拼推广,体验感蛮好的。”蚂蚁岛管委会代表队的领队傅楠介绍说。
当蔬菜搭上高科技无人机,“村”味有了现代感。当天的活动中,一架装载新鲜蔬菜的无人机从普陀田园综合体腾空而起,通过先进的导航系统与预设航线,穿越蓝天和稻田,仅几分钟便将美食比拼所需的部分食材快速、精准地“空降”至赛场。
蚂蚁岛管委会代表队正在烧制美食见习记者沈晏摄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根据刀工、创意、口感等进行打分,展茅街道荣获“我们的村味”厨神金奖,六横镇代表队荣获乡村特色美食网络人气金奖。
在赛场另一侧,“我们的村味”达人厨艺比拼现场也围满了群众,五位民间厨艺爱好者选手们大展身手,红烧肉、生煎包、椒盐虾等原汁原味的家常做法让人们既饱眼福也饱口福。“先用高压锅炖,再放入大葱,大火收汁半小时,糖醋排骨就做成了。”民间厨艺爱好者选手之一的陆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是一位舟山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经常夸她烧的菜很美味,不输于网红店。
看点十足的活动,吸引了在舟外国友人特地赶来。“很棒的一次经历,既有趣又富有创意。我是一个美食爱好者,食物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历史和故事。今天的菜肴中,我也能感受得到。”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的泰国留学生Dew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
群众在体验互动游戏见习记者沈晏摄
活动现场,主题市集、零食巡游、文化走亲等配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与。还有本地美食猜猜猜、捏番薯老鼠团趣味小游戏等趣味互动,迎来喝彩声不断。据了解,部分配套活动将持续至11月10日,以便更多群众共享活动的乐趣。
据悉,“我们的村味”活动是普陀“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的秋季专场。近年来,普陀区创设“礼堂伙伴”共建共享体系,聚焦群众精神需求,整合全区资源、精准配送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尤其是今年,针对文化礼堂活动多而散、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集中发力,为村民量身定制了“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
“‘我们的村味’专场活动的开展,是‘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品牌入选2024年浙江省礼堂文化创新品牌后,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次实践。”普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创新发展更多具有普陀辨识度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筑强文化礼堂的精神共富阵地,源源不断地为海岛渔农村注入文化共富“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