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市儿童观察团一行走进即将开馆的衢州有礼馆,为这座传播文明的场馆“问诊把脉”。
今年是浙江省对口支援海西州15周年。15年来,从浙商、浙资、浙企的引进,到杭州—西宁—德令哈直航航线的开通,再到“浙江—海西亚运交流年”等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海西、走进海西。
7月7日,2025年“浙江有礼——传承优秀先贤文化”暑期支教公益行动在杭州启动。
许钧,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中国翻译学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现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担任国内外近20种知名学术刊物的顾问或编委,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6部,译著30余部,因在翻译和文化交流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荣获“法兰西金棕榈教育勋章”和“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
近日,“开物成务——典籍里的古建之美”阅读活动在宁波天一阁书院举行,2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开启一场探索古代建筑文化魅力的奇妙之旅。
“法国客户又下新订单了!”近日,温州沃铂文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套套质地透明、刻度清晰的学生文具用尺正在生产,而它的前身是海洋废弃塑料瓶。温州在沿海7个县(市、区)均设置了“蓝海驿站”,让沿海3公里内生产生活产生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有了“栖息所”,并以比市场价高出10%至15%的回收价格,吸引周边渔民、居民参与回收工作。
近年来,丽水市景宁县以学校后厨为切口,持续推进“无水厨房”建设,在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让工作人员脱下胶鞋,穿上布鞋,倒逼他们为防止湿鞋,主动保持地面干燥。目前,浙江正引导各地借鉴“无水厨房”经验,降低后厨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6月5日,杭州发布《2024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一组数据勾勒出了杭州的生态图景。
作为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外阅读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金旸担任了余杭区的文化特派员,还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围绕阅读写作,她坚持开展公益讲座20多年,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和“中国好人”。
日前出台实施的《德清县公共设施适老化规划建设指引(试行)》,通过精准分类、全程监控和协同推进,创新构建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体系。这也是我省首个公共设施适老化规划建设指引。
5月30日,2025台州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台州有礼·文明有你”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在兴善门广场拉开序幕。
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2025“大师对话:鲁迅与高尔基”系列文学活动由浙江省作家协会、鲁迅文化基金会指导,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杭州市钱塘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西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自5月28日至5月30日在杭州举办。
近年来,浙江不断推进快递行业节能减排,快递包裹“含绿量”十足。2024年,全省快递行业共实现旧纸箱重复利用9212.91万个,较上年增长12.59%。
能否快速精准甄别农药、兽药、生物毒素等危害因子,把好农产品流入市场前的“安全关”,不仅事关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更关乎千家万户“吃”的问题。
近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推进杭州市阅读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阅读共同体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功能定位、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
东钱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坐落于宁波市鄞州区。近年来,鄞州锚定“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通过文化赋魂、场景再造、业态创新等方式,推动东钱湖文旅产业提能升级,以文旅融合新标杆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文旅需求。